主旨报告专家观点
2021-12-10

活动主旨报告: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山东省科协、济南市科协、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科创中国”2020年“企业创新大家谈”活动在济南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生物医药产业大省,医药工业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共有13家企业进入全国药企百强。济南市也聚集了大量优质生物医药企业,着力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生态体系。此次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等科学家和企业家集聚一堂,聚焦生物产业发展和科技经济融合,共话企业创新,提供探讨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开拓技术创新及产业路径崭新方向的良机,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于金明:创新跑出肿瘤医院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创新、发展三者互为因果,创新是医院所有工作的总基调,既要弯道超车,还需要变道加速等科学思维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表示,肿瘤医院始终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在疫情期间防控与改革创新两手抓、两手硬,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

“改革要做加法和增量,疫情期间医院上下严防死守,在确保零感染的同时,谋篇布局、科学规划,进行干部竞聘,中层干部、护士长全部推倒重来。”于金明介绍,中层干部打破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发生过重大医疗事故或有违规违纪情形的均一票否决。坚持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将绩效和考核分配挂钩,根据医疗速度和质量,奖金由电脑自动生成发到就诊组,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疫情期间与时间赛跑,防控、医疗两手抓,没有因为疫情耽误肿瘤患者救治。”于金明说,改革给医院、科室带来了全方位的巨大变化,形成70后掌舵、80后勇拼、90后是骨干的格局。医院为人才提供平台,鼓励科研创新,设立伯乐奖和专门科研办公室;倡导团结和谐、拼搏奉献的实干精神,尚德尚学,倡树家园文化,每个科有自己的家名、家徽、家训、家规、家风、家史,彻底改变相互拆台、闲言碎语的陋习,营造了爱院如家的氛围。医疗工作各项指标持续良好,在最严峻的防控阶段,主要业务指标全部实现10%到30%增长,上半年住院病人数增长27%,6月份增长45%;手术台次增长22%,6月份增长25%。

“我们的目标是人民至上,具体来说就是病人至上、职工至上。”于金明表示,依靠“干就干最好,争就争第一”的肿瘤医院精神,与拼搏、创新、和谐、开放的四大基因,凭借团队合力,像疾驰的高铁一样,跑出了山东省肿瘤医院的加速度。


凌沛学:人才是企业成败最关键因素

“一个企业的成败,在于企业家是否具有战略眼光,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找到或者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把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山东大学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鲁商集团首席科学家凌沛学根据自己30多年的产业化历程,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以及人力资源配置,总结出找到懂技术、会管理、会经营的企业家来做总裁是一个企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国家提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服用’紧密结合的技术转化体系,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我个人理解就是将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做到效益最大化,整个产业化需要对科技成果、外部环境、资本运作、管理智慧与能力进行高效整合与掌控。”凌沛学做了一个1×5倍增的人力资源配置示意图,把研发投入比喻为1,列举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方法。他认为,任何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都要在所有人力、物力、固定资产到位的情况下,投资者至少还要有5倍投入的资金准备。其次实现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需要各方面的销售人员,配置资金将又扩大了5倍。1到5到25,这些投入是必须的,缺一不可。“1到5从经济学来讲,属于沉没成本,没有任何效益,只有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实现投资价值,从而获得回报。因此如何花这25块钱才能够体现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凌沛学说,如何面向市场配置各种各样的销售人员,实现从科技成果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把一种商品变成一个品牌或者引领一种消费,需要的代价则更高、花的钱更多,按照5倍倍增理论,在25的基础上乘以5,把这125花出去、花到位、花得正确,在业界就能树立起品牌,引领消费理念。”凌沛学认为,人才配置是企业成败的关键。


沙君明:打造生物医药良好生态体系

“济南正在不断丰富完善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的良好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政府和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把共性问题通过平台打通,让每一个企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山东省干细胞学会副会长、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兼生命科学城发展中心主任沙君明介绍了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板块未来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济南发展生物医药板块具备很好的便利条件。生命科学城主要分布在济南东区,分为八个产业集群,并且不断细分领域,一直在垂直生态不断往下分解,以链长制、工作专班保证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整体按照自贸区和科创走廊叠加区,确定以齐鲁国际生命科学城作为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区三园”模式,西边在汉峪金谷片区,主要打造国际医疗科技园,针对干细胞领域临床及研发生产;章锦片区主要打造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先行区;力诺区域和历城合作,考虑更好发挥宏济堂的品牌效应,打造中医中药科技园区;孙村立交区域是国际大生命科学园,包括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是高端研发聚集地。”沙君明说,济南将结合各个区县的特点及产业优势打造专业园区,规划公共服务平台生态体系,包括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信息中心,成立销售研发联盟、海外创新联盟,把海外的人才、技术、产品引进来,同时也方便国内的产品走出去。

“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在商河;药谷产业园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入住率100%;扁鹊小镇主要聚集中医中药领域,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一些大宗的中药材交易;智慧大药房正在开工建设。”沙君明介绍,山东省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把全省9600万医保用户纳入平台,未来医保用户可以在线上由医生开药,在平台结算,送药到家。


王亚宁:创新药物开发要更高更快更强

“创新药物开发就像奥林匹克精神一样,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齐鲁制药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王亚宁认为,创新药物开发的核心是基础研究,新一代创新药研发的技术门槛比从往更高。与国际接轨后,我国开通了快速审评通道,从新药研究申请到批准时间,到临床一、二、三期进度推进时间都大大缩短。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药物开发从理论上、实践上都缩短了时间;从靶点的选择到靶点的筛选,时间也有显著缩短;同时临床开发可以更准确选择病人,临床辅助诊断包括伴随诊断让选择病人人群更准,成功率更高、速度更快。受益于监管改革,国际多中心不断与中国临床介入,很多国际临床数据可以互相借力,在国际上做完一、二、三期之后,拿到中国来做一个桥接或者中心,就可以更快在中国推动,所有的这一切使全球创新药开发速度更快。

“从2017年到2019年,创新靶点翻了一倍,这些靶点出现在各个药企研发线里;创新项目临床推进更快,由于各个药企投入更大力量在临床开发上,在过去两年中,临床的数量几乎翻了一倍。”王亚宁表示,创新药上市和销售达峰的时间,对比过去20年也非常快,各个企业对创新投入大大加强,汇总全球十大药企的投入,2019年比2018年增加了60亿美元,中国药企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也显著增加。药企之间强强联合,技术平台互补以及核心产品线的联合,也促使全球研发的动力显著加强。


(根据“企业创新大家谈”速记材料整理,由山东省科技咨询中心有限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