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
一头连着高校 一头连着田间——江西省推动科技小院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4-06-17

芒种时节,走进江西省抚州市东乡泥鳅科技小院,占地8亩的泥鳅培育塘内,小鳅苗在清澈的塘水中生长。该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教授王自蕊表示,科技小院有效整合利用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农业企业等各类人才资源,以科技创新引领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抚州市东乡区泥鳅养殖面积达4000亩,年产值达2.5亿元。

科技小院秉持“科协领导,高校实施,老师指导,学生常驻,各方支持”的工作机制,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模式,为专家教授和农民群众架起合作共赢的桥梁,为高等学府和田间地头连起紧密联系的纽带。近年来,江西省着力推动科技小院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先后分4批创建科技小院94家,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江西省科协去年制定出台《江西省科技小院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对科技小院的工作内容、职责分工、绩效目标等各环节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科技小院坚持“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服务方式,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线上线下广泛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田间指导等农技服务,逐步探索出精准服务与定点服务、双向互动与深度参与紧密结合的科技服务模式,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上高水稻科技小院重点推广双季优质稻“两优一增”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每亩增产10%以上。

创新农业科研攻关新模式。“学生常驻”是科技小院区别其他农业科技创新载体最具特色的标志。江西省科协积极引导涉农高校坚持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一批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坚持从生产一线选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聚焦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产业技术攻关,让科研成果在田间转化出实效。近年来,全省科技小院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5项,解决产业技术问题140余个,提供产业决策咨询10余项,逐步探索出科学研究与科技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的科技小院运作模式。安远蜜蜂科技小院聚焦蜂蜜农残超标、蜜蜂囊状幼虫病等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

据悉,江西省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总思路,将进一步深化推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梯队结构合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紧扣江西省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利用科技小院人才和组织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工作,在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色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加快科技小院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省科协供稿

责任编辑:尹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