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歼击机:歼-5
 




成果简介

  歼-5战斗机,是中国沈阳国营112厂(现为中航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公司,简称“沈飞”)在20世纪50年代制造的第一代战斗机,是中国制造并装备空军的第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歼-5研制从1954年开始,1956年7月13日,全部采用中国自制零件的第一架歼-5完成总装。1956年7月19日,歼-5原型机由试飞员吴克明驾驶首次试飞成功。歼-5自1956年9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到1959年5月停产,共生产767架。该机采用机头进气的后掠式中单翼气动布局,全金属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空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并装配了“涡喷-5”型发动机。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拥有的武器大多数都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有日本的、有国民党军队的,而为数不多的几架战机也是从苏联借来的,在后来爆发的朝鲜战争空战中又面对美国空军的现实威胁。在这种局面下,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战机研制道路。

  1951年4月18日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统一负责飞机的维修工作。1951年6月,新中国建设了自己的飞机制造厂——国营112厂。1954年,国家正式向112厂下达了制造出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命令,定名为56式飞机(后改为歼-5飞机),规定试制周期730天。56式飞机的原型机是苏联的米格-17Φ,它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喷气式歼击机之一。国家选择这个机种作为自己制造的第一种歼击机,起点是很高的,同时困难也是很多的。能否在短时间内制造出这种飞机,对于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创新历程

  沈阳国营112厂是五十年代初在抗美援朝烽火中诞生的新中国第一个歼击机制造厂,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4年10月,112厂接受了飞机试制这份光荣且艰巨的任务,工厂命名为“东风101”。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制造技术,工厂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向科学技术进军的热潮中去,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根据引进试制计划,整个试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部件装配飞机;第二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组合件装配飞机;第三阶段是用苏联提供的零件装配成组合件,再装配成部件,最后再装配成飞机;第四阶段是用自制零件装配成组合件,再装配成部件,直至总装成国产飞机。

  为了缩短试制周期,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工厂采用了“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快速试制方法。实践表明,“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优越性是显著的。工厂1955年4月8日投入装配试制;1956年2月整个飞机的14719种253550个零件全部制造完毕;1956年7月13日完成第一架全部采用自制零件的飞机总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国产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零五个月结束总装,并开始试飞。

  通过大力组织学习和“四阶段平行交叉作业”的实际锻炼,工厂技术熟练工人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基本生产工人的80%,也培养出相当数量的技术人员。在试制的过程中,虽然苏联专家给予了一定的指导,但是,相应的材料、设备、工艺和总装等都是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完成的。

  1956年7月19日,沈阳的上空一碧如洗。一架银白色歼击机在朝阳的辉映下腾空而起。在这架飞机的机身前部,印着鲜红的大字:中0101。这个代号的意思是,新中国生产的喷气式歼击机的第一批第一架。试飞结果证明,国产飞机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完全合格。同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112厂举行了隆重的验收签字仪式,正式批准56式飞机投入批量生产;9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试制成功新型喷气式飞机。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历史。从工厂破土动工,到第一根无缝钢管问世,仅仅用了1年零3个月。投产后的第二年就先后试轧出了锅炉管、地质管、油管和不锈钢管。在二辊斜轧穿孔机上穿轧不锈钢管成功,是我国无缝钢管生产史上一大盛事,为我国以后的不锈钢管生产起了先导作用。

  随着大型轧钢厂和七号高炉相继建成投产,“三大工程”竣工后,我国钢铁产量、品种和质量大幅上升,疏通了工业发展的堵点,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到1957年底,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一批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建设起来,初步建立起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