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件特别的文物——一台古朴而笨重的黑白电视机。它的长、宽、高分别是46厘米、43厘米和48厘米,左、上、右三面为2厘米厚度的木质外壳,内部除5根玻璃电子管和显像管外,多为金属元件。电视机正面的3/4面积都是保护屏,小小的显像屏位于保护屏内部正中,背板下方印有“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制造”“北京牌820型电视接收机”等字样。这台电视机就是新中国第一批“北京牌”820型35厘米电子管黑白电视机,被誉为“华夏第一屏”。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球已有超过500个电视台、4000万台电视机,但是1958年以前,我国的电视广播事业还是一片空白。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1957年,国家决定发展电视广播事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即761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即712厂)。 创新历程 天津无线电厂接到任务后,为了尽快攻下这个课题,立即组织成立一个电视机试制小组,由黄仕机担任产品主持设计师,此外还有对无线电接收技术较熟悉的老工程师王克中和钱瑞芬,对机电设计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黄现培,担负仪器设计的技术员吴公超,对电路调试比较熟练的技术员龚行健以及工人杨茂林和冯佩如共8人。 那时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科学研究所正好有工程技术人员刚从捷克学习电视技术回国,参加北京广播器材厂电视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为了尽快了解和掌握电视机的设计技术,工厂立即派黄仕机和几位工程技术人员去北京广播器材厂了解和学习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研制工作。其间还多方收购出国人员带回国内的苏联“记录牌”“先锋牌”电视机,作为样机进行研究。1957年年底,二机部十局的刘寅局长到苏联参观访问时,带回来几套苏联新型的“红宝石牌”电视机散件,提供给他们进行研究。此外,二机部十局根据苏联专家在华顾问组的建议,从苏联订购了一些新型的“旗帜牌”电视机样机、散件和资料,也提供给天津厂参考研究。
研制小组发现苏联“旗帜牌”电视机的电路设计较巧妙,工艺性较好,性能也好,适合借鉴参考,但设计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电子工业配套水平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国外使用的许多电视机用的元器件和材料还无法生产,所以不可能照抄国外样机的设计。要在短时间内拿出国产的电视机,他们必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研制路。
经过紧张的研究和技术准备后,1958年年初,研制小组根据我国当时的元器件配套能力、工艺加工水平、使用维修方便等国情出发考虑,制定了“采用国产电子管器件,一个电视接收和调频接收两用、控制旋钮设在前方”的电视机设计方案。
当时既没有电视专用仪器,也没有广播电视信号用以检查电视机的实际接收质量,只能靠一般的简单仪器来进行试验,费时又费力。后经过潜心钻研,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如大电流磁偏转技术、超高压产生和绝缘技术、电磁干扰隔离和屏蔽技术,以及电视图像和伴音质量的高保真技术等。这些技术大多是国内首次接触,几乎都经过许多次失败后才逐步得到解决。
按照研制小组提出的电路设计、结构设计、仪器设计,有关试验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两个月,终于胜利完成了分块试验工作。第一台试验电视样机最终于1958年3月初完成组装。
样机虽然装配出来了,但是研究人员对于第一台电视机的实际接收效果并没有把握。1958年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天津厂试验大厅一共摆着两台电视机,一台是苏联电视机,一台是他们的电视样机。晚上7时整,电视屏幕上准时出现了清晰的图像,图像和声音的质量与苏联电视机相比并没什么差别。当晚电视节目播送完毕后,在场的领导同志和参加研制的同志互相握手致意,祝贺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试制成功。
经过难苦奋斗研制的第一台电视样机试验成功后,工厂立即组织全厂有关的研制和生产部门,乘胜前进,提出要在1958年“五一”劳动节前生产出10台电视机向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献礼。为此,厂领导向全厂职工发出了动员令,设计、生产、加工等有关部门数百人全力以赴,其余部门大开绿灯。战斗的号令一经发出,全厂职工怀着为国争光的激动心情积极投入到这场突击战中,领导亲临前线,实行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昼夜不停地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在“五一”前夕赶制出第一批共15台电视机。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为了标志这是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和全国第一家电视机生产厂生产的产品,国家特以首都“北京”命名,这就是“北京牌”电视机的来历。它填补了我国电视工业的空白,开创了我国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到精的发展历程。国营天津无线电厂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更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和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