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吉林省科协:《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吉林科技志愿服务
2024-06-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五一”假期,走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一处水稻育苗棚内,几千株禾苗已有小指高,一眼望去满是碧绿,“长势特别好,只等月底移栽。”农户金君说。

跟着金君,延边大学农学院教师傅民杰走进大棚,弯腰躬身,寸寸挪步,看得仔细。不一会,他发现一个问题,“金大哥,你细看这一小片,根系发黑萎缩,可能是立枯病。”

立枯病,水稻常见病,危害大、传染快,傅民杰一边继续查看秧苗,一边指导金君隔出患病区块,调配杀菌药剂。“发现得早,病苗不多,好控制。这段时间记得大棚多通风,及时排湿,防比治更重要。”傅民杰嘱咐。

2021年,傅民杰作为延边大学农学院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队成员来到东城镇,义务提供技术帮扶。“水稻生长,一周一个样。”农忙时,他几乎每周都从延吉市赶来镇里,3年间,傅民杰和同事为东城镇近200公顷土地提供农技指导。

如今,在延边州多个乡村,都能看到科技志愿者的身影:开展技能讲座、帮助养殖户转变思路的高青山;现场实操、为牲畜诊断疾病的梁晚枫;深入田间地头,传播秸秆科学处理知识的李成云……截至目前,团队组织校地合作项目20余项,助推延边黄牛产业经济效益提升1.2亿元,获评中国科协2023年度最佳科技志愿服务组织。

“下一步,我们要将市场营销、经济管理专业的师生纳入队伍,帮助农户打造农产品品牌。”延边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高青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