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生产线大规模投产
 




成果简介

  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技术是一种借助有机半导体功能材料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制备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结构简单、厚度小、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视角宽、工作温度低等优异性能,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是国际上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2008年10月,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在江苏昆山高新区举行了“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投产仪式,这是我国在显示产业领城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已建成厂区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拥有3000平米的洁净车间,可实现年产1200多万片小尺OLED显示屏。该项目的生产技术全部由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独立研发完成,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历史背景

  OLED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从2003年开始便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同属数码类产品的DC与手机大多还采用LCD屏幕,此前只是在一些展会上展示过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样品,还并未走入实际应用的阶段,但OLED屏幕却具备了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采用这种技术制备的有机发光显示器具有结构简单、厚度小、响应速度快、功耗低、视角宽、工作温度低等优异性能,并可实现柔软显示的特点,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显示技术之一,是国际上高技术领域的一个竞争热点。因此,大力发展OLED技术对推动电子产品领域、交通领域、工业控制领域、医用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历程

  清华大学从1996年开始从事OLED的基础研究,并于2001年底成立了维信诺公司。2002年,维信诺公司在中国大陆率先建成了OLED中试生产线,并于2003年下半年实现了OLED屏及模块的小批量生产和销售。2008年,生产线实现量产,主要进行中小尺寸OLED产品的生产。量产后的OLED显示器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仪器仪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疗仪器等领城。2009年下半年,维信诺公司根据市场状况规划建设了第二条OLED生产线。

  2004年,清华大学开始承担“神七”舱外航天服OLED显示器的研发工作,该显示器用于显示航天员舱外行走时航天服的状态数据。2008年10月,OLED技术正式应用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航天员所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上,这是OLED技术首次应用于航天服。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舱外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介绍,“飞天”舱外航天服的OLED显示屏使显示器更大、更薄、更省电、更能耐受高低温,显示色彩更艳丽,方便航天员查看。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目前,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已申请154项国内外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20项、国外发明专利21项,已获授权43项,包括6项国外专利。这些专利涉及OLED材料、器件结构、工艺技术以及驱动技术等。其中,部分关键专利技术已经应用于产品生产中,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起到了重要作用。OLED大规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通过多年自主创新,在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显示产业由“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中国创造”。该生产线的顺利投产也为我国发展大尺寸OLED彩电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