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露天煤矿:霍林河露天煤矿
 




成果简介

  霍林河矿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地处大兴安岭西南麓,煤田面积540平方千米,蕴藏有133亿吨优质褐煤,可供火力发电使用。该地区煤矿覆盖层浅,地形构造简单,易于露天开采。其中,著名的南露天矿是“六五”期间兴建的五大露天煤矿之一。该矿区于1981年9月1日正式开工,1984年9月1日建成投产,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设计年产量300万吨,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个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落成。1992年,霍林河南露天矿区二期工程移交投产,从此霍林河建成了10万吨原煤生产能力的现代化露天煤矿。随着新建扩建项目不断投入实质性运作,至2017年,霍林河北露天矿煤炭产量高达999万吨,南露天矿煤炭产量高达1799万吨。霍林河矿区的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露天煤矿建设进入了现代化新时期,也为国内其他露天煤矿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历史背景

  1957年,霍林河流域有牧民报告说此地发现了裸露的煤矿。195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地质分局第一地质大队队员们来到霍林河流域试图开展勘探工作。然而,霍林河煤田地处中蒙边境国防前哨,离蒙古边境直线距离只有120千米。此处地势平缓,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一旦中苏发生冲突,苏联可以从此地直接进入中国,对东北地区的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因此,对于是否要在这里开发煤田,从煤炭部到吉林省,各方面意见十分不同。

  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吉林省每年缺煤200—300万吨,许多企业因为缺煤而被迫停产。为了摆脱工业建设的困境,吉林省把煤炭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开发霍林河煤田上,迫切希望开发这一大煤田。1973年8月1日,吉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成立了“开发霍林河煤田筹备处”,完成了《关于霍林河矿区沙尔呼热露天煤矿建设计划任务书》和《开发霍林河煤田综合规划意见》的编制工作,并将规划报送给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使国家层面对霍林河煤田的情况有了了解。1975年6月10日,周恩来总理对霍林河煤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大力发展”的批示。领导人对开发和建设霍林河煤田一锤定音,这个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正式被提上了日程。1976年初开始,近4000名建设大军陆续挺进荒原,在这片亘古荒原上正式拉开了霍林河煤田勘探大会战。

创新历程

  霍林河煤矿的开发与建设,是一部建设者与环境斗争的奋斗史,“早日建成大露天,誓为祖国献能源”的豪言壮语也是早期建设大军的精神动力。那时勘探队和建设工人们的生活、工作条件极其艰苦,住的是帐篷窑洞,吃的是大碴子白菜汤,但所有人都立志扎根霍林河、献身霍林河。1977年的冬天,霍林河遭遇了罕见的大雪,人们居住的地窑被暴雪淹没,不仅有人被冻伤,还有人被冻死。然而,建设者毫不退缩,反而坚定了不建成霍林河矿区誓不罢休的信心和决心。

  霍林河煤矿地处高寒地区,所产为低热值褐煤。针对这一特点,霍林河煤矿设计了“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站”的采煤工艺以及“单斗—卡车—半固定破碎站”的剥离工艺,还应用了多分区同时纵采开采程序,并开发了冻土爆破技术等。这些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褐煤开采效率,降低了开采和运输成本,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高寒地区褐煤露天矿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此外,霍林河露天煤矿还面临着如何平衡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矿区开发导致草原面积被占,大片土地裸露,畜牧业萎缩,地区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针对这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政府积极采取方案,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遥感数据监测技术对地区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评价,并对植被恢复进行重建型研究。确保在矿山开采的同时,把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尤其是南露天煤矿,将采矿生产与生态发展深度结合,按照“设计先行、硬件支撑、软件提升”的发展思路,在采矿设计中,将“穿、采、运、排”环节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在硬件支撑上,实施输煤、输岩系统无人值守试验,采用输煤胶带冬季防冻粘抑尘系统与破碎站抑尘等新型装置,积极推进自卸车无人驾驶及换电重卡等绿色技术应用。围绕生产的全过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手段,加速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进程,加速建设智慧绿色、经济高效的“新潮矿山”。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当霍林河煤矿的勘探和开发是一项永载我国能源开发建设史册的壮举。在国家能源紧张、东北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其建成投产对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能源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促进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霍林河煤矿为依托,一个富含煤炭资源、经济发达的能源工业城市霍林郭勒也快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