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座在长江修建的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
 




成果简介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上,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余米,由铁道部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部大桥局(当时名为武汉大桥工程局)负责施工。

历史背景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自1913年起多次参与武汉长江大桥规划、勘探的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桥梁专家向中央人民政府递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提议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并详述前四次规划经过和受挫的原因,论述当时中国能建成大桥的可能性与具体工程内容等。中央政府对此甚为重视,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议案,并于1949年末电邀李文骥、茅以升等桥梁专家赴京,共商建桥之事。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立即着手筹划修建武汉长江大桥。

创新历程

  1950年1月,铁道部成立铁道桥梁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和设计组,由茅以升任专家组组长,开始进行初步勘探,李文骥五次赴武汉参与长江大桥设计和测量勘探。1950年9月至1953年3月完成初步设计,延聘苏联专家进行指导并委托苏联交通部鉴定设计方案。1953年4月1日,周恩来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今中铁大桥局集团的前身),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1954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武汉长江大桥初步设计方案;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号召全国人民支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动工建设。

  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是采用桥梁建设界惯用的气压沉箱基础。这种技术工人得到深水作业,承受气压和水压的变化,极易出现氮麻醉现象,得一种“沉箱病”。苏联专家西林提出了管柱钻孔基础的创意,就是将空心管柱打入河床岩面上并在岩面上钻孔在孔内灌注混凝土使其牢牢插结在岩石内,然后再在上面修筑承台及墩身。这是一项完全创新的技术。两国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经过一年多的地质勘测和艰苦的试验研究,最终决定使用“管柱钻孔法”这种技术进行桥墩基础施工,开创了中国建桥史上的新工艺。

  在功能设计方面,大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公路,双向四车道,两侧有人行道;下层为复线铁路。桥身为三联连续桥梁,每联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为巨轮终年航行无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安全设计方面,武汉长江大桥以极端环境为标准,假设两列双机牵引火车,以最快速度同向开到桥中央,同步紧急刹车;同一时刻,公路桥满载汽车,以最快速度行驶,也紧急刹车;还是这个时间,长江刮起最大风暴、武汉发生地震、江中300吨水平冲力撞到桥墩上,武汉长江大桥仍需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桥梁史的“长子”,原计划用四年零一个月完工,但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仅用两年零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一宏大的工程。1957年9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完工,并于当天下午正式试通车。1957年10月15日,5万武汉人民在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大桥落成通车典礼。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长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航运的黄金水道,但同时也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新中国成立之初,万里长江上没有一座桥梁,所有北上南下的物资都要经船舶转运,而位于长江中游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来往铁路也因此中断。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 武汉长江大桥一经建成,便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它有效地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发展。同时,大桥也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56年6月毛泽东同志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武汉长江大桥对沟通中国南北交通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