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机
 




成果简介

  1958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国营738厂)根据苏联提供的M-3小型机技术资料制成的“八一”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又称103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标志着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正式诞生。虽然起初103机的运算速度仅有每秒30次,但它也成为我国计算技术这门学科建立的标志。时隔一年多,195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根据苏联有关计算机技术资料制成的104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通过试运算,运算速度提升到每秒1万次。《人民日报》为此发表消息,正式宣告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试制成功。

历史背景

  中国的计算机研究和国产化进程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之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华罗庚的领导下,1953年1月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开始了计算技术的早期研究。1956年,我国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将与“两弹一星”直接配套的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和自动化列为四项“紧急措施”。据此,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会,以中科院为主,集中了原第二机械工业部、解放军总参三部、高等教育部等几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筹建计算技术研究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简称“计算所”)由此诞生。

创新历程

  当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已有10年,工作应该如何开始?

在计算机研究方面,计算所筹备委员会确定了先仿制、后自行设计的原则,决定引进苏联的计算机图纸资料,邀请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和帮助,组织国内自己的力量进行生产和调试。研发工作随即铺开。一方面,派人去苏联考察和学习。另一方面,抽调大学毕业班学生开办计算技术训练班。此外,还集中了一批在相近专业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到计算所协作开创计算机事业。

  在试制过程中,尽快掌握整机技术是重点之一。计算所决定仿制苏联大型计算机和M-3小型计算机作为突破口。仿制没有实样,只能按照苏联图纸为蓝本进行生产、安装、调试。1957年12月,M-3图纸开始分批运抵北京,仿制工作立即展开,M-3小型机因而成为第一项整机任务。M-3是苏联的型号,我国在工业生产时定名为“103机”。由于当时计算所没有生产力量,试制生产工作由国营738厂承担。738厂用时8个月,完成了第一部计算机的制造工作。1958年8月1日,103机可以运行短程序,标志着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已经诞生,计算技术在我国不再是空白学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计算所也把这台机器称为“八一”型计算机。

  104机的规模较103机大得多。104机于1958年5月开始试制,由738厂和计算所工厂进行生产加工,计算所负责调试。计算所的科研设备调试力量和以738厂、计算所工厂为主的生产加工力量,这两大力量的汇合,有效促进了科研、生产的紧密合作,使104机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试制生产任务。

  104机于1958年9月进入机房安装,1959年4月30日清晨调通逻辑,并算出了第一个课题——“五一”节天气预报。经过正确性调试和可靠性调试两个阶段之后,开始试算,同年国庆节时宣布研制工作完成。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03、104机都属我国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它们的相继推出,标志着我国初生的计算机事业蹒跚起步,并为我国解决了大量过去无法计算的经济和国防等领域的难题,填补了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空白,成为我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03、104机投入运行后,解决了水坝应力分析、天气数值预报、大地测量、石油勘探等与国家建设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复杂计算问题。自此后,国内计算机研制、生产工作开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中国的计算机工业。

  104机完成后,我国许多科学重大课题纷纷上机运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当中的计算任务,军委测绘总局的大地测量计算任务,铁路车站最优分布计算,以及5个大型水坝应力计算任务都是在这台计算机上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