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氮肥厂:上海吴泾化工厂
 




成果简介

  1963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由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和建设的大型氮肥厂——上海吴泾化工厂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结束了中国化肥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作为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氮肥厂,吴泾化工厂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化肥生产企业。它的建成投产使得中国的化肥生产能力迅速提高。除自行设计安装和试车国内第一套年产2.5万吨合成氨装置、自行设计制造国内第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尿素装置之外,吴泾化工厂还建成了国内第一套年产10万吨的醋酸装置及国内第一套轻油转化年产8万吨甲醇装置,为国家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使我国化工和通用设备在高温高压、高速、强腐蚀、自动化和大型化等方面都上了新的台阶。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积累资金迅速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成为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可是,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经济上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而苏联和东欧民主主义国家能给中国提供的援助又非常有限。因此,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能够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和资金积累的只有农业。在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的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建国后,农业对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农业所作的这些贡献与我国的化肥工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当时条件下,增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所得的收益是有限的,只有加大农业中的技术投入,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发展化肥工业,是当时最关键的技术投入。

  1956年,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期间,国家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兴建一批国产化的大型氮肥厂,将首建任务交给了上海。1958年,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陈丕显、副市长曹荻秋等人经过选址考察,将吴泾“老俞塘”地段确定为吴泾化工厂的厂址,中国化工发展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创新历程

   1958年6月,吴泾化工厂基建开工,不到一个月第一幢厂房就建成。1960年正式开始动工,第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年产2.5万吨合成氨车间、8万吨硫酸车间和10万吨硫酸铵车间。由于合成氨的生产需要在高压、高温、密闭的条件下连续地进行,对设备的要求很高。建设过程中,上海市组织了3100多家机械、电机和仪表工厂,汇集了上海多个建筑、安装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参与制造任务。工程的470多个项目、1千多台设备、4万多米大小管道等建筑和安装任务全由我国独立完成。安装人员在安装完毕后,对全厂所有的高压管道的300个焊口,都经过X光拍片仔细检验。经过验收,整个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

  1962年11月,吴泾化工厂进入试车阶段。化工部专门委托四川和太原的两个化工厂,把有经验的人员组成开工队,参与具体指导试车。在整个试车过程中,他们先后进行了9次质量大检查,在设备、工艺、仪表以及厂房等方面作了790多处大大小小的改进。最终,由吴泾化工厂首建的中国第一套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安装和自主开车的年产2.5万吨合成氨高温高压装置试产成功,生产出首批质量达到一级品要求的硫酸铵化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这个重大消息。

  1963年9月26日,吴泾化工厂内洋溢着节日的气息。这一天,由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等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通过了对吴泾化工厂一期工程的验收。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963年9月27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发表头版文章指出,“吴泾化工厂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安装、自己开工的大型氮肥厂。第一期工程的建成投产,是我国以自力更生为主的建设方针的重大胜利,同时也是贯彻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实现多快好省的一个典型。”

  1964年4月1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吴泾化工厂时欣然题词“化分化合,依自然律,巧夺天工,品由气出,农业急需,滋养谷物”,充分肯定了该厂在生产农业急需的化肥方面所做的贡献。

  1974年11月,吴泾化工厂建成了国内第一套轻油转化年产8万吨的甲醇装置,实现了用“油头”生产甲醇。这在当时是甲醇生产的重大历史突破,迈出了与国际化工靠拢的一步。

  1979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第一套大型合成氨装置——年产30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尿素联动装置在吴泾化工厂试车成功。这套30万吨合成氨和24万吨尿素联动装置,连同之前的年产2.5万吨合成氨装置、年产8万吨轻油转化甲醇装置在吴泾化工厂的建成投产,使得该厂在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泾化工厂的合成氨工艺从此写入了教科书,同时这“三个第一”也成为新中国化学工程史上的三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