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
 




成果简介

  1964年12月24日,新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首钢诞生。这是我国在没有从国外引进任何软件、硬件的情况下,自主建设的当时最先进的炼钢转炉。氧气顶吹转炉是炼钢生产发展的方向,在同样的规模和条件下,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要比平炉下降1/3以上,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的新篇章。

历史背景

  平炉炼钢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炼钢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稳占全世界炼钢主流,全世界85%的钢产量出自平炉。1953年奥钢联开发出了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LD法),这项新技术将炼一炉钢的时间从平炉需要的8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划时代革命。日本很快引进了这项新技术,一跃成为世界钢铁大国。

  1955年,苏联科学院院长巴尔金访问我国,建议中国发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1956年4月,钢铁工业综合研究院(今钢铁研究总院)和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开始试验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是年,著名冶金学家、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氧气转炉炼钢的倡导者之一叶渚沛,提出了研究和发展中国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建议,该建议被列入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国家科委将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首钢(前身为石景山钢铁厂)确定为项目研究单位。为了解决当时首钢“只出铁不出钢”的问题,国家决定投资扩建,支持首钢采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进行炼钢。

创新历程

  1956年秋天,首钢总工程师安朝俊作为中国冶金代表团成员访问苏联,实地考察了苏联氧气顶吹转炉试验情况。回国后组织技术人员着手进行研究,同时派人到唐山钢厂学习转炉炼钢技术。

  1958年,唐山钢厂派出由炼钢炉长、值班长、浇钢工和底板工组成的五人转炉炼钢技术小组支援首钢。同年6月,首钢炼钢厂破土动工;8月23日,首钢党委决定上马空气侧吹碱性小转炉,第一座3吨空气侧吹碱性小转炉投产;9月7日,首钢人经过14天奋战在一片玉米地上建成了年产10万吨的转炉炼钢车间,炽热的铁水兑进首钢第一座3吨侧吹小转炉,送风、摇炉、开吹,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人工操作,由于部分设备不具备炼钢条件,冶炼过程中出现了风压低、温度低等问题,技术人员采取加调温剂等措施保持了生产稳定;9月8日凌晨2时许,首钢历史上第一炉钢水冶炼成功,浇铸出合格钢锭,从此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

  首钢炼钢生产一起步,就瞄准了氧气顶吹转炉新技术。这项新技术由于不够成熟、试用时发生爆炸等,导致争议不断。面对阻力,安朝俊力排众议,向原冶金部提出在首钢进行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试验申请。他组织钢研所编译了厚厚一摞氧气顶吹转炉技术资料,以科学严谨的论据说服了上级主管部门。

  在氧气顶吹转炉研究工作中,安朝俊组织技术人员和工人,把一座侧吹小转炉改造成氧气顶吹转炉。吹氧管是顶吹转炉炼钢技术的关键设备,首钢技术人员在一无技术资料、二无成功经验借鉴的条件下开始了艰难的试制,攻克了焊接关,试制成功第一支喷氧枪后,对转炉结构和喷吹工艺进行了完善。1962年1月,首钢将1号3吨空气侧吹碱性小转炉改建为3吨氧气顶吹转炉,同年11月4日开始进行工艺性试验研究,很快取得了成功。这为之后建设首钢30吨氧气顶吹转炉积累了经验。

  当时,在没有购置国外任何技术、诀窍、装备以及聘请任何外国专家的条件下,首钢完全依靠自己和兄弟部门的力量开展自主创新。首钢炼钢厂于1958年破土动工,后由于遇上“三年困难时期”,上级指令基建停工造成延误,才延至1964年顺利投产。

  1964年12月24日,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首钢第一炼钢厂建成投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成功炼出第一炉钢水。此后,这项新技术被推广到了全国。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首钢根据1962年我国第一座3吨氧气顶吹转炉工业生产试验的基本工艺研究、设备工艺流程、基本操作制度、技术经济指标等参数,设计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平炉车间的10倍以上。攻关人员围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工艺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技术进步包括:一是改进原料条件选用精料,将铁水锰含量提高到0.5%左右,使用生白云石造渣;二是应用体积密度较大的轻烧油浸大块炉衬砖、采用水冷炉口以及喷补护衬等技术,提高炉龄并稳定在经济合理水平;三是使用三孔氧枪喷头代替单孔喷头;四是随着炉龄的提高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实现了三吹二的炉座工作制度;五是钢锭热帽系统的改进。

  首钢30吨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是中国自行设计、建设和投产的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厂。1965年和1967年,第二座、第三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先后投产,自此设计年产60万吨钢的首钢转炉炼钢厂全部建成,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历史新的一页。经过反复摸索,首钢逐步掌握了转炉炼钢的操作技术和规律,使炉龄和钢铁料消耗接近世界水平,也为国内各钢厂推广建成更大的氧气顶吹转炉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