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成果简介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是中国成功进行的第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同时,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开始创建核工业。1955年1月15日,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会议听取了李四光、钱三强等关于核反应堆、原子弹原理以及中国核科学研究情况的汇报,作出了创建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同年1月31日,国务院原子能小组成立,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建设的序幕。1956年,周恩来和聂荣臻领导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对原子弹的研制作了重点的安排。同年,中央批准陈云、聂荣臻、薄一波负责领导核工业的筹建工作;作为国务院核工业归口管理部门的第二机械工业部(二机部)成立。1958年5月31日,周恩来批示同意由二机部负责设计核武器试验靶场、仓库,由军队负责勘察施工及建成后的管理,全国分工协作进行核工业建设的大好局面初步形成。

  1959年,在苏联撤走在华专家以及国内恶劣的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原子能事业陷入困境,国际舆论也断言中国二十年都搞不成原子弹。面对困境,中央政府临危不乱,着重强调要“埋头苦干,发愤图强,自力更生,奋勇前进”!随即,二机部党组提出争取在1964年进行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规划。为此,1962年,中共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迅即组织全国各科研、生产部门协作攻关,并按照“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同时,从全国范围内选调技术骨干以充实研制队伍。从此,核武器研制与试验在中央专委的直接领导下,加快了进程。

创新历程

【原子弹的“粮食”——铀235提炼成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使用的是内爆法铀弹,没有遵循其他核大国所走过的老路——钚弹,这令西方震惊不已。原子弹可以使用两种爆炸物(铀235和钚)的任何一种,但取得铀235的难度更大。

  铀235的提炼是一个了不起的系统过程。从南方的矿山开挖、选矿,由粗加工到细加工,再到精加工,一步一步地筛选,一步一步地提取,将半成品送到北方某工厂,再送到西部多家工厂进行最后提取,整个工艺流程要经过大半个中国。每一道工序都有极为严格的技术要求,工作量之大、工艺要求之细、技术要求之强,非真才实学的行家里手是完不成的。

  同时,铀同位素分离还需要许多关键技术,其中气体扩散机上的核心元件——扩散分离膜,可谓是核心中的核心,当时仅有美苏法三国掌握这项技术。1960年5月,中科院原子能所成立以钱皋韵为组长、代号“真空阀门”的小组着手研究,1961年11月钱三强和裴丽生成立攻关任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攻关。1963年初,他们研制的甲种分离膜元件性能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这些技术便被应用到核材料的工业生产,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独立研制扩散分离膜元件的国家。

【协同攻关,原子弹爆炸成功】
  原子弹研制是集体行为,需要大量科研人员共同推进和创造。1958年,邓稼先带领朱光亚、何泽慧、郭永怀等人建成的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开始运转。1960年,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会同中科院原子能所开展脉冲中子测量、临界试验物理方案和中子源的研究与试制。1960—1964年,他们又与西北核试验基地共同建立燃耗分析方法,应用于核试验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1961—1962年,核武器研究所完成了理论设计和爆轰物理试验、飞行弹道试验等关键性试验,为原子弹的装置技术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所里的王方定等人解决了检测、包装、密封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原子弹引爆装置的关键部件“化合物中子源”。1963年,在王淦昌等人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缩小尺寸的局部爆轰试验,翌年6月,进行了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经过多年的聚力攻关,在众多科研人员的协作下,原子弹核试验已准备就绪。1964年10月16日15时,巨大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中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它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当时所能达到的新水平,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而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也鼓舞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