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支抗生素:青霉素
 




成果简介

  1951年4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成功试制了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中国第一支抗生素——青霉素诞生了。1953年5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改名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国营上海第三制药厂,投产第一批国产青霉素针剂,拉开了我国青霉素大批量工业化生产序幕,结束了向国外进口“盘尼西林”的时代。

历史背景

  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中央防疫处处长的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敏锐地注意到了“据称青霉素,既无毒质,且具有充分杀菌功能,对于抗战必有莫大贡献”。在资料缺乏、设备简陋、测定困难的情况下,汤飞凡仍矢志不渝地坚持着青霉素研究工作。最终,在汤飞凡、樊庆笙、朱既明等先辈的共同努力下,1944年9月5日,中国首批青霉素在昆明问世。但受条件所限,大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愿望没能实现。

  青霉素旧称盘尼西林,是当时的万药之王,价比黄金。在解放战争时期,即使是重伤员也难以使用如此昂贵的药物,更何况普通市民。因为感染而造成的死亡,是影响旧时中国人预期寿命的主要原因。1949年5月27日上海宣告解放时,因受国民党残敌的破坏和美国等的经济封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十分短缺,特别是如青霉素等战备物资的匮乏,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解决人民用药难的问题,党中央决定走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抗生素研制道路,尽快兴建中国自己的抗生素药厂,彻底扭转青霉素等药物必须依赖进口的局面。

创新历程

  1949年6月一个平静的夜晚,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敲开了医学家、微生物学家童村家的门,两人彻夜长谈,讨论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封锁、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抗生素事业,先从实验室试制“青霉素”开始等重要事宜。童村欣然接受陈毅市长委托的重任,同一批科学精英积极筹备,选定延安西路番禺路口弄堂内一幢平房作为实验所所址。1950年3月,经陈毅市长批准,成立“上海青霉素实验所”。由童村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大家因地制宜,土法上马,很快制造出中国首台“青霉素发酵罐”。 1951年4月,成功试制了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为后来将青霉素的研制成果推广并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

  童村带领我国第一代抗生素探索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厂房、能源、设备、原材料、技术资料、经验等方面的重重困难,应用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解决了青霉素发酵的原料问题,为我国青霉素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做出了贡献。

  1953年5月,我国第一家生产抗生素药品的工厂——上海第三制药厂应运而生,在上海青霉素实验所的基础上正式建厂投产,开始批量生产青霉素,自此我国抗生素生产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此后,上海第三制药厂先后成功研制、生产了金霉素、四环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赤霉素及头孢菌素等药物,共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并拥有医药出口自主权,远销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抗生素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抗生素的摇篮”,199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

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953年8月6日《解放日报》第二版的刊文——“上海一座青霉素制造厂建设成功”中称:“这个工厂的副厂长童村从上海解放时起,就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领导着一部分技术人员在实验室里作了很长时间的试验,解决了青霉素制造中从发酵到结晶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之后他们开始用机器试制青霉素。在试制过程中,又克服了设备上和原料上的许多困难,终于使青霉素的制造走上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的生产。” 我国开始研制青毒素正值战争年代,信息不畅,物质条件极其艰苦,但我国科学家并未因此放弃研究工作,他们不懈努力,在掌握了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后,立即着手独立研究。在向工业化生产迈进时,他们既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又坚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改良性研究,最终发展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青霉素工业。可以说青霉素的研制和工业化生产的成功实现,是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自行研究与开发相结台的一个成功范例,其模式对于当今医药科技及其工业的发展仍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